大肠

  大肠位于腹腔之中,其上口在阑门处与小肠相接,回环腹腔,其下端连肛门,又称为“魄门”。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相互属络而成表里关系。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传导糟粕与主津。*

  指大肠接受由小肠下移的食物残渣,吸收水分多余的水液,形成糟粕,经肛门排泄粪便的功能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说:“大肠者,传道之官,变化出焉。”“道”通“导”。由于大肠具有吸收食物残渣中部分水分的作用,故有“大肠主津”之说。如大肠传导糟粕功能失常,则出现排便异常,常见大便秘结或泄泻。若大肠虚寒,无力吸收多余水分,水粪俱下,可见肠鸣、泄泻;若大肠实热,消烁津液,或大肠津亏,肠道失润,可见腹痛、便秘;若湿热蕴结大肠,大肠传导失常,还会出现腹痛、里急后重、下痢脓血等

  大肠的传导糟粕,实为对小肠泌别清浊功能的承接。除此之外,尚与胃气的通降、肺气的肃降、脾气的运化、肾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有关。胃气通降,包括大肠对糟粕的排泄作用;肺与大肠为表里,肺气肃降有助于糟粕的排泄;脾气运化,有助于大肠对食物残渣中津液的吸收;肾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,主司二便的排泄。

  大肠主津,指大肠接受食物残渣,吸收水分的功能。由于大肠参与体内的津液代谢,故称“大肠主津”。大肠主津功能失常,津液不得吸收,与糟粕俱下,可出现肠鸣、腹痛、泄泻等症;若大肠实热,消烁津液,津亏失润,可见大便秘结不通。如《医贯·噎膈论》说:“大肠主津……大肠热结则津涸。